您好,欢迎来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 ! 现在时间:
政策信息
政策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信息 >> 正文

新华网:成渝携手迈向“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文字: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8日  浏览次数:

在我国西南腹地,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成渝地区,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正在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并强调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连日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重庆、四川调研发现,两地正携手推动重大项目密集落子,基础设施“一张网”越织越密;协同补链强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一系列制度创新取得突破,改革开放新高地正在崛起,助推成渝地区向着“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目标坚定迈进。

基础设施之变:重大项目密集落子,“一张网”越织越密

时至岁末,行走在川渝各地,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其中,成渝之间最顺直、最高效的客运直连通道——成渝中线高铁正加快建设中。

11月28日,成渝中线高铁开工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新增一条大通道,建成后成渝“双核”将实现50分钟通达。

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地处西南腹地的成渝地区,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短板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川渝两地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攻方向之一。

川渝两地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仅2022年,川渝就推进实施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160个,远超2021年的67个,完成投资1889.5亿元,10月底即提前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密集落子,让成渝地区基础设施“一张网”越织越密——

陆上,路网更密、距离更短。除成渝中线高铁开工建设外,郑渝高铁已通车运营,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重庆段、渝昆高铁川渝段等项目正加快建设中;川渝省际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达20条;

水上,航运能级更高、航道更畅通。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等项目加快建设,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一干两支”国家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航道体系基本建成;

航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加快形成。今年上半年成都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均排名全国第一、重庆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第二;重庆江北机场改扩建、四川乐山机场等项目加快建设,四川达州机场正式通航;

……

南来北往,西进东出,四通八达。一个个重大项目正“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将成渝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迅速拉近。

新基建领域,重大项目也加速落地。川渝已建和在建数据中心机架总量超36万个,成渝纳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算力枢纽节点布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相关项目落户成都。

能源领域,川渝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川渝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上半年产量超过320亿立方米,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川南—渝西输气管道等项目进展顺利……

“这么多重大项目在川渝密集落地,以前很难想象。”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志表示,未来,成渝地区仍要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作为重要发力方向,以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聚集。

产业体系之变:川渝协同补链强链,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作为研发生产汽车电机的专业企业,我们发掘成渝两地汽车产业链机会,帮助企业今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具挑战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长。”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耿辉雄说。

耿辉雄介绍,今年1至11月,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大幅向好,收入规模同比增长约20%,客户涵盖国内外多家主要车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启动建设以来,我们围绕汽车新能源电机,与重庆长安汽车、东风小康等重点客户紧密互动,在新能源驱动电机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从产品研发、试验、验证到批量生产,建立了完整的体系能力。”耿辉雄说,“我们将充分抓住历史契机,为推动成渝地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这是川渝协同补链强链的重点项目之一。此前,川渝产业聚合不足,存在产业同质竞争、企业创新能力偏弱、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等问题。目前,川渝正协同补链强链,合作构建高效分工、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川渝优势产业正实现相融共促。川渝联合成立汽车、电子产业工作专班,共建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联合对外招商、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携手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川渝汽车产业展现出产业链合作的强大韧性,汽车产业实现逆势增长,合计生产汽车139.3万辆,同比增长6.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8%。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加快崛起。川渝合力打造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加快推动氢能及燃料汽车电池应用示范,重庆、宜宾被列入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川渝间已建成11条省际高速公路“电走廊”。

科技创新要素也正加快聚集。川渝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瞄准基础科研和区域创新突出短板,联合对重大技术难点展开科研攻关。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超瞬态实验装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它能在精确到“飞秒(1秒的一千万亿分之一)”+“埃(1纳米的十分之一)”的尺度下研究物质瞬息变化,将解决先进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关键技术需求。

算力,是支撑超瞬态实验装置等科研工作的基础。200多公里外的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近日整体搬迁至西部(成都)科学城,将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未来可实现成渝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间的超高速网络互联。

如今在西部科学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已呈全面开花之势。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项目、首个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制备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大批科研平台、项目陆续落户或投入运营……

“川渝携手补链强链,为产业链注入科创元素,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势必有利于激发西部地区发展潜能,进而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说。

改革开放之变:制度创新敢为人先,开放新高地正在崛起

四川广安市邻水县与重庆渝北区交界处,川渝高竹新区内,四川力登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工人交接班一路小跑,订单工期已排到明年1月。

“2021年公司盈利近5000万元,一举扭转连续6年亏损的尴尬局面。”技术总监邓勇说,这主要得益于高竹新区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取得的成果。

7年前,力登维公司从重庆搬到四川邻水县高滩园区,却陷入尴尬——园区到重庆主城仅30多公里,却要在山路颠簸两个多小时,重庆主城到园区原本规划了快速通道,但因行政区划阻隔而在川渝交界处“断头”;园区缺水,公司生产受影响,不少客户来考察后直摇头。

2020年底,四川广安邻水县高滩镇与重庆渝北区茨竹镇交界地带,被批准启动建设川渝高竹新区,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加快规划编制、基础配套、交通建设等一体化。

力登维公司正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去年6月,断头多年的“南北大道”通车,新区到重庆主城车程缩短至1小时以内,周边水库的水源引到新区;区内企业能获得广安较低的要素成本,也能享受两地优惠政策。

改革,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近三年来,多项“全国首个”改革成果在成渝地区诞生:全国首个跨行政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协作机制;全国首个跨省设立的联合河长办——川渝河长制联合办公室;中欧班列(成渝)号在全国首次实现跨省市中欧班列合作……

目前,川渝正携手将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川渝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服务机制,构建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服务系统,实行信用联合奖惩;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快速推进;成渝两地正积极合作开展国资国企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第三批101项“川渝通办”事项已全面落地,通办事项已达311项,两地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同城化便利……

改革快马加鞭,开放加快推进。如今在成渝地区,内陆开放新高地正在崛起——向东,可沿长江黄金水道出海;向西,中欧班列(成渝)号可直达欧洲;向南,以川渝为主要支撑点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东南亚等区域;向北,从成渝地区出发的国际班列可直达莫斯科……

12月7日和8日,两趟中老铁路水果冷链专列搭载着泰国、老挝等国的榴莲、龙眼等,先后抵达成都和重庆。这是川渝两地首次通过中老铁路从东南亚进口水果,标志着两地对RCEP国家水果进口铁路直达跨境通道顺利打通。

中老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复杂形势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正逆势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开通线路已达78条,是去年全年的5倍多,创造了通道运营5年来的新高。”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说。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数据显示,物流网络已覆盖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8个港口。今年前三季度,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10.5万标箱、同比增长29%,货值191亿元、同比增长46%。

“在较为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成渝地区已成为我国向西、向南开放的窗口。”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说,唱好成渝“双城记”,将有力助推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闭

版权所有  重庆工商大学  |  苏ICP备11032101号  |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124号  |